跳到主要内容

追求注意力自由

·32 字·1 分钟

昨晚看了 代码之外 的播客 第 11 集 | Owen 聊沉浸式翻译的起源、裸辞三年的经历、做穷人也能用的产品、大亚湾的生活,最感兴趣的是 Owen 提到了他的生活哲学:追求注意力自由。然后找到他的 博客,看到这段阐述,是我想说的,也是我想要的。

我的生活哲学 #

追求注意力自由而不是财富自由。

虽然财富自由会有更大的机率获得注意力自由,但是追求注意力自由却不一定非要财富自由。

如果我们能抱着一种朴素主义的生活态度,其实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财富去获取注意力自由。

我们需要多少钱才能辞职过上注意力自由的生活?换句话说,需要攒多少钱,就可以 10-15 年不用工作也没问题?

在中国的语境下,维持一个健康而简朴的生活,每个人 5 万元/年可能是一个不错的平衡。也就是说没有负债,50 万元以上的存款,即可享受 10 年以上的注意力自由,我想称之为“穷有闲阶级”。

但是注意力自由并不意味着我们完全不会收入,恰恰相反,只有注意力自由之后,我们才能发挥真正的创造力,没有边界的探索任何事情。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非常有可能获得一些未知的财富。即便 10 年过后没有获得任何财富,在经历 10 年的闲暇时间之后,我们一定在各方面都成为了一个更好的自己,从而拥有更多的能力去做任何事情。

我知道整个世界都是建立在工作伦理上的,所以我以前也会对闲暇时间感到焦虑,浪费。但是在经历过大公司,独立开发者,创业公司的阶段后,我现在可以对闲暇时间表达最强烈的赞美,如果我有公司,我会聘用那些有幸拥有过更多闲暇时间的候选者,对我自己而言,我会将注意力自由作为人生最高的追求。我有倾向认为有更多闲暇时间的人通常会更博学,而较忙的人很可能在很多事情上很无知。

在这里强调我的生活哲学是因为我很遗憾没有在更早的时候看到类似的想法,这导致我以前对闲暇时间感到焦虑。我想给那些正在经历闲暇时间并感到焦虑的同学一个笃定的视角,希望我们最终都能获得注意力自由。